論道教的修德養生思想及其現代啟示 | |
作者 / 呂錫琛(湖南中南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道教將人視為身、心、靈三位一體的整體,認識到道德、心理問題對健康的危害,形成了身體、心理、道德三層面密切相聯的整體養生觀, 一、 身德相養,性命雙修 道教揭示了養德與養生的必然聯繫,強調修身養德是健康長生的前題。一些道經甚至直接將各種道德行為奉為去病強身的藥方。如道經《崇百藥》中就將“行寬心和”、“救禍濟難”、“尊奉老者”、“內修孝悌”、“清廉守分”、“好生惡殺”、“廉潔忠信”等多種美德善行奉為有益於身心的百種良藥。相反,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言行或過惡皆可能導致疾病的產生:“人有疾病,綿有過惡,陰掩不見,故應以疾病。因緣飲食風寒溫氣而起。”故道教又有《去百病》一文,將百種過惡歸納為“百病”,以此引導世人去惡行善。
相傳為抱樸子所著的《養生論》中還揭示了欺詐、爭鬥等不良行為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文中說:“行欺詐則神悲,行爭競則神沮”,將保持寬容平和、恬淡儉樸的美德視為重要的養生之道,告誡人們“常以寬泰自居,恬淡自守,則身形安靜,災害不干。”
宋元時期以張伯端為代表的金丹派所主張的性命雙修內丹術更是充分體現了軀體、心理和精神相聯互動的整體養生觀。張伯端在《悟真篇-自序》中提出,命是性的載體,首先要有一個完好的命體作為基礎,方可進而求性,“命之不存,性將焉存?”而修性對修命同樣重要,因為只有淡泊名利、清靜寡欲、真樸無詐、與人為善,才可能進入虛靜恬淡、心平氣和的理想修煉狀態。《悟真篇》第十一首律詩中說:“黃芽白雪不難尋,達者須憑德行深”。這就表明,命功修煉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操作,而且需要以良好的心理調控能力和道德修養作為基礎。而命功修煉完成後,必須由命養性,向上參究心性,煉神還虛。而心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道德心理狀態,故心性修煉可視為一種心理調治和道德修養。
此後的全真道則將心理訓練、道德調治與道德踐行緊密結合,從另一個角度發展了生德相養、性命雙修、養德修心的整體養生理論,王重陽在《玉花社疏》中就曾強調“真功”與“真行”的結合,他所說的“真功”,指的是澄心定意、致虛守靜等心理調控能力的修煉;而所謂“真行”,則指積德修善、“濟貧拔苦”等道德實踐活動。在此基礎上,以丘處機、尹志平為首的龍門派進而從儒家的思想中吸收營養,明確地從修心與積德相結合的角度來論述心性修煉,向道徒提出了內外雙修的要求:“外修德行,內固精神,內外功深”,才能夠提高生命的素質,延年益壽,“仙階可進,洞天可遊”。
道學以上看法正確地揭示了人的道德狀況與健康、疾病之間的相關性,具有相當大的合理性。現代科學研究成果證明,人的精神心理狀態與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存在著內在的相互制約關係,內分泌則直接制約肉體的健康狀況,與人為善,心地坦蕩,淡泊名利之人,才會擁有內心喜悅、自我肯定與滿足的健康心態。這對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是非常有益的。
二、 儉嗇寡欲,適情辭餘
道教繼承了老莊“少私寡欲”,不為物累等思想,將儉嗇寡欲奉為生活信條和修煉的基本需要。抱朴子葛洪指出,恬淡寡欲是頤養心神的重要途徑:“人能淡默恬愉,不染不移,養其心以無欲,頤其神以粹素。”相反,放縱奢欲,“心受制於奢玩,情濁亂於波蕩”,就會令“精靈困於煩擾,榮衛消於役用”,從而危害身形,“煎熬形氣,刻削天和。” 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不是一味地強制壓抑物質欲望和感官欲望,而是以長生不死這一終極價值目標來化解世俗的物欲,勸導修道者不與俗爭:“求生之人,與不謝,奪不恨,不隨俗轉移,……常清靜為務……人身氣亦布至。”[5] 作者告誡人們,貪圖功名利祿乃養生之大害。少私寡欲,在物質利益面前後退一些,不與俗人相爭,將有益於延年益壽。這種價值導向將人們從對於有限的物質性目標的爭奪轉向健康長壽這一具有無限廣闊空間的開放性目標,從一個更為高遠的視角來俯視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人生百態,從而體悟世俗之爭的無意義。這是通過調整價值觀念來改變人的需要結構,從追求健康長壽這一長遠利益來誘導人們節制奢欲,這對於無度地追逐享樂和金錢的現代人是有益的警示。 三、 致虛守靜,心安形全 道教認為,道的特性是清靜,人作為道的化生之物,其本性真心亦是清靜的。故人必須在致虛守靜的狀態中才能實現與道的合一,求得生命之長存。致虛守靜成為道教修煉和養生理論的重要基石。《老子想爾注》的作者在解釋“希言自然”一句時表達了這一思想:“自然,道也,樂清靜。希言,人清靜。合自然,可久也。”[6] 清靜的心理狀態才合乎道的自然本性,故“道人當自重精神,清靜為本,”[7] 使精神處於清靜純一的狀態,才能“長保形容”。[8] 人在出生之初,心性處於與大道相合的清淨純樸狀態,但原本清靜之心性極易失去原初狀態,為外物所動而產生貪欲,故《清靜經》指出:“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由於外在環境的影響讓人產生私欲,污染了清靜之心性,故需要通過艱苦的修煉排遣干擾和污染,達到心靜神清。 道門中人對此多有認識。如,唐代道士吳筠在他的多部養生著作中論述了守靜與寡欲以及延壽的密切聯繫。書中指出,人之所以不能與天地齊壽,原因就在於“為嗜欲之機所束也”,若做到了守靜去躁就能“守神固氣”,長存天年之壽。他說:“主人安靜,神則居之;躁動,神則去之。神去,則身死者矣。”[9] “靜則神生而形和,躁則神勞而形斃,深根寧極,可以修其性情哉。”[10] 故道教主張通過修煉來調控和穩定易動之心性,將心性修煉作為入道、得道的首要條件,強調修心、治心 、降心的重要性,逐漸形成身心修煉的道教內丹術。從現代心理治療的角度來看,這些修煉方法皆屬於自我心理調治和提高心理調控能力的訓練活動。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心性修煉乃是為集體潛意識的自然發展開闢道路。他指出,忽略潛意識的存在這是現代人產生孤獨等心理問題的重要根源。榮格在《現代靈魂的自我拯救》一書中指出,西方人的精神是意識太過發達的精神,這種發達導致精神與原初狀態(即意識與集體潛意識)的分離,這種分離導致“精神失常”或“意識的連根拔起”。因此,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就是要通過意識與潛意識的融合,實現人格轉化,達到完整的、統一的新人格 - 自性。他坦言,正是道教內丹經典《太乙金華宗旨》第一次將他“推到了正確的方向上”,結合自己以往的長期研究,他找到了在意識自我和集體潛意識過程中存在的聯結點。[11] 在致虛守靜、返本歸元的過程中,將能實現“完整的、統一的新人格”。這種新人格將帶來一種“獨一無二的感覺,並帶來與生命的調和,這時候,人們就能夠接受生命的本來面目。”[12] 榮格還通過心理治療實踐印證了無為原則對於保證精神正常發展的作用,他指出,治療家“必須遵從自然的指導”,“發展潛伏在患者自身中的創造的可能性”,當治療過程不受治療學家干預,自然產生作用時,才能最完滿地完成,當允許這種心理過程平靜地發展時,潛意識豐富了意識,意識又照亮了潛意識,於是這兩個對立面就能實現融合,從而使人的認識增強、人格擴展。[13] 榮格的這些認識是有見地的。愚意以為,通過“坐忘”、“守靜”等心性修煉方法,能夠抑制過度的名利算計、感官欲求,扭轉意識過分發達的偏向,達到意識與潛意識的平衡與合一,“讓心靈在平靜的環境中質樸地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修煉主體從意識狀態中超脫出來,進入“墮肢體、黜聰明、離形棄知、同於大通”的狀態,融入整個宇宙,才可望實現與大道的融通與相合。通過這種實踐修煉,主體的身心會產生相應變化,能夠更深刻地獲得人人同體、萬物同根、天地同源的感悟,擁有更多的慈愛、寬容美德,提高心理調控能力和人際協調能力。 致虛守靜的修煉方法對現代人類實現整體健康有著多方面的獨特療效,現代西方人本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等流派所宣導的“冥想”、“聆聽身體內部的聲音”等心理保健和治療方法,亦與此有著很大的相關性,而他們在臨床實踐中所取得的療效也證實了這一方法的科學性和現代價值。 [14]現代心身醫學和心理學研究都表明,穩定平和的心理狀態使人體內各個組織系統處於和諧有序的狀態,保持軀體健康;在心浮氣躁、急功近利成為國人之流行病的今天,多麼需要道學致虛守靜這味心靈藥方來進行整體的調理和治療! 四、 因循自然,安時處順 因循自然不僅要求人們因循四時氣候、自然環境和天地節律,而且亦包含適應社會、安時處順以及依從個體特性量力而行等內容,這既與“適應良好”這一現代健康基本原則相通,但又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 從個體的層面來說,順應自然主要是要求行為主體順應自我之本性而行。道經《彭祖攝生養性論》告誡人們要量力而行,文中說:“才所不至而極思之,則志傷也;力所不勝而極舉之,則形傷也;積憂不已,則魂神傷矣。”勉強做力不能及之事,必將損害身心健康。 司馬承楨在《坐忘論》中也強調要正確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善於取捨:“不任非常之事,事非常則傷于智力,務過分則敝於形神”;“較量輕重,識其去取。非要非重,皆應絕之”。可悲的是,世人往往只知道不顧一切、貪得無厭地賺取財富或謀求名利地位,不懂得量力而行、適可而止。故司馬承楨警告說:“財有害氣,積則傷人”,“不以名害生,不以位易道”。他開導人們說,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用品好比渡海時所必需的船舫,渡海完畢則不須留,“雖有營求,但不可生得失之心。有事無事,心常安泰。與物同求而不同貪,與物同得而不同積。不貪故無憂,不積故無失”。求物而不貪,物得而不積,則無憂無失,自無煩惱,這些話語對於那些無止境地為獲取財富名利而不惜損害身體健康的現代人來說,實在是一劑良藥。他啟示人們,人雖然需要營求衣食住行,但它們只是為人的生存和健康服務的工具,如果為了謀求這些身外之物而損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不是反客為主,得不償失了嗎?人享受物質財富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獲得物質財富的空間是有限的,物質財富對人的價值更是有限的。俗話說,良田萬頃,日食三鐘;廣廈千間,夜眠七尺。但是,人卻有著追求精神昇華的無限空間,有獲得精神愉悅的無數種方式,有享受精神財富的廣闊天地。在人生道路上安時處順、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特有的條件和周圍環境來安排自己的人生,就不會陷入怨天尤人、懷才不遇或焦慮煩躁等不良心態,才能擁有坦蕩愉悅的心境,實現體內各系統的和諧、身與心的和諧、人際之間的和諧、人與環境的和諧,保持身心的健康。 樹立軀體、心理、精神三位一體的整體養生觀,改變以往僅關注軀體健康或心理健康的狹隘觀念,是當代人類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對道學中蘊含的整體養生思想和方法進行認真地發掘和現代詮釋,有助於提高世人的健康水準和道德水準,建立當代有中國特色的整體健康觀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注釋: [2]《真仙直指語錄 寄西州道友書》,《道藏 .正一部》,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文物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3] 葛洪撰《抱樸子-道意》,《道藏要籍選刊》第五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 [4] 吳筠:《形神可固論 養形》,《道藏》第39冊,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文物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5]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第19頁。 [6]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第30頁。 [7]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第33頁。 [8]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第20頁。 [9] 吳筠:《形神可固論 服氣》,《道藏》第39冊。 [10] 吳筠:《心目論》,《道藏》第39冊。 [11] 見瑞士榮格《現代靈魂的自我拯救》第294至295頁。黃奇銘譯,工人出版社出版1987年。 [12] 瑞士 F.弗爾達姆《榮格心理學導論》第64頁,劉韻涵譯,瀋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 [13] 參見劉秋固:《榮格與道教內丹之心理分析──個體化》。“成都心靈之家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網站2006年5月19日發佈,網址:www.xlhome.com.cn。 [14] 關於這方面的內容,詳見呂錫琛等著:《道學健心智慧-道學與西方心理治療學的互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本文原刊於《武廟道教文化季刊》第1期,p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