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姥元君圖 |
2005年夏夜,至容大師正打坐修行,山風徐徐柏語濤濤,明月當空雕窗篩影,斗姥天尊現身開示,言雖名有殿卻實無,雖有殘像卻鮮香煙。於是至容大師請尺高斗姥銅像一尊立於殿內接受供奉,早晚必上樓焚香誦經。次年,天尊再度顯聖,對其言神像矮小,又位於閣樓之上,不能開發世人,教化人間。至容大師於是萌思再造金身之念。告之天尊,請卦明示,卦顯三次,無一不中。
為體天尊教化之意,重塑金身,萬人朝拜,至容大師請匠人鑄造。數月後,聖像鑄成運抵成都,至容大師前往迎接,不想天尊近高達4米,加獬座已超6米,如此之巨大出意料。更奇之處,天尊具四身,面朝四方,每身四首八臂,共十六首三十二臂,此斗姥造像絕無僅有,獨此一尊。匠人坦言,獨特的造形實乃神來之筆,天尊感應成就,再問,便不多說了。至容大師又告之天尊,懇請明示,三次無一不中,既然天尊意在如此,必造相應宏偉聖殿以奉之。
老君山道觀現無如此高大之廟宇能居天尊,聖像如今只能暫置成都,至容大師率全山教眾發下宏願,另選新址,無論如何艱難都要建成斗姥聖殿,早日迎聖像入山,以顯天尊全彰道德之意。
斗姥在天為眾星之母,在地為萬人之母
斗姥天尊全稱「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攴天大聖圓明道姥天尊」,聖誕為農曆的九月初九。道經有云:斗姥為「北斗眾星之母
」,燮理五行,升降二炁,解滯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應期,失度者得度,玉池自化現金身,生九苞,放光明,毫光閃閃飛上天庭。左太陽,右太陰,東斗啟明星,而斗號長庚,南有萁星注福壽,北斗七元注長生。紫微主,玉皇尊,二十八宿鎮乾坤,十二宮辰安天下,四聖天君把天斗,三元三品三官帝,四聖四府四天丁。周天諸斗府,河漢眾群星;生天生地生萬物,保家保國保黎民,百萬雷兵常擁護,五千甲將盡隨行
。真是神威浩蕩,法力無窮!
斗姥天尊三目、四首、八臂,其妙相紫光圓融,稟一玄天之象,相應著無極生太極之理,手持日月應陰陽二氣以象太極之意,四頭磊落應四象,八臂垂雄應八卦。這體現了「道」的最高根本原理、終極之根源義。先天道姥為象道之母,即先天系統的諸神之母,與道體同是一個總的源頭,象徵著對道之終極性的詮釋。
道經曰:「斗姥居大梵天宮,蹤日月星辰,為斗極之母。梵妙文,敷成九章,應化九皇,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居於斗垣。斗姥常沐浴于九曲華池,湧出白玉龜台,神獬寶座。登寶座以救渡眾生,持寶杵以降魔禦患,擲弧矢以救劫消災,振法鈴以濟人渡鬼,為道教之法主也
。」
《宋史》記述,高宗為金兵所困時,聞空中有輦豬聲,四頭八臂乘匕豕之車,現紫金巨光,大施扶維護駕之法力。仰見斗姥靈顯神通之後,乃為世人祀奉,崇為斗極至尊之神,以能消災解厄,保命延生;能陽能雨能變化,救災救難救刀兵;祠嗣就生麒麟子,祈名金榜就題名;商賈者利加增,祈求父母得長生;子孫得榮盛,夫婦壽康寧;萬邪自皈正,諸惡化為塵。故法科朝斗,鹹以斗姥為主,而民間多尊之曰「斗姆」,因此得到了海內外廣大信眾的虔誠信仰。
稠稉仙山,三祖聖地;山如太極,神韻獨具
自古以來,老君山一直被視為「黃帝修煉之處、老子歸隱之地、天師立治之所」。相傳軒轅黃帝在此修煉時常採食山中一種草藥以助修煉,後老君夜觀天象,將其命名為稠稉草。漢安二年(西元143年),張道陵天師在此設立
「稠稉治」,為創教二十四治中八治中的第四治。自此,每年農曆二月十五便開始了以禮拜太上老君、祈福謝恩的「老君會」,因此稠稉治又名「老君山
」。唐開元十七年(西元730年),老子在此顯化,唐玄宗下詔迎老君顯化神柱入長安宮中大同殿供奉。可以說,老君山是迄今保存最完好、歷史最悠久的道教活動場所之一,在中國道教史上的地位無法替代。
老君山,是川西著名的旅遊聖地,自然風光獨特秀麗。主峰海拔617米,挺拔峻秀,雄偉矗立於岷江水系之間,獨顯出極不平凡的風韻,山脈蜿延環抱,形成天然太極圖像。前有臥牛山、後有軒黃台、左有送子山、右有插旗山,四山拱衛,五山合而為一,渾然一體,形成俯瞰狀如蓮花的自然格局。臥牛山,其形如臥牛,是老子到此隱歸後所騎青牛的化身;插旗山是東漢教祖張道陵天師插旗懸幡降魔之地;軒黃台因軒轅黃帝在此修煉得道、乘龍飛升成仙而揚名;送子山是教祖為百信祈福請求送子娘娘降身之福地。五山又與新津大地縱橫交錯的五水相映成趣,具有「萬壑群山環居拱衛 ,六通四辟大化周流」之氣概。就其周邊環境而言,以老君山為中心,前有泯江來水環抱,梨花溪為後應,左有九蓮勝景,與右喻槽水庫連為一體,可謂古今萬民嚮往的風水寶地。
老君山交通十分便利,距成都38公里,並有高速公路和兩條國道相連;距雙流國際機場僅20公里,水城新津1公里;距都江堰、青城山40公里,形成了成都青羊宮、新津老君山、都江堰青城山天然的道教文化三角,旅遊朝拜者任其一點出發,沿此回環都能全部領略這片道教發源聖地的風采。
老君山斗姥聖殿建成後莊嚴巍峨、風格獨特,所供奉斗姥聖像精銅鑄造、飾帶鎏金,總高6.51米、直徑4.28米,面容慈祥、衣冠華貴、頭頂三清、懷抱玉皇、蓮下三官、身發紫光。殿內群星拱衛,設計巧奪天工,不失為宗教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典範。殿前一望遼闊的成都平原,俯視山間雲霧升騰,一筆泯水鑲嵌其中,足具母儀天下之氣派。遊人到此,不由神清氣爽,心靈澄靜,既可以領略聖殿的高大雄偉,也能流連秀美山水之間;既可融入千年道教聖地的清靜深遠,也能感受到川西大地的淳樸民風。
|
老君山道觀斗姥聖像 |
聖殿落成日,誠邀天下朋
老君山道觀所鑄斗姥聖像乃天意所賜,必將造相應雄偉聖殿以敬之。據權威機構設計,新殿需高40米、長38米、寬32米,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加之雕花裝飾和周邊配套建築,可謂工程浩大。道觀雖經多方籌措,眾居士慷慨解囊,然所募資金任杯水車薪,遠不足也。
5•12 汶川特大地震中,老君山受其波及,廟宇多有破損,不可不及時修補;眾信士雖有踴躍,苦於自救。想天尊聖像近在咫尺卻不能迎回;殿堂圖現,建成卻遙遙無期,豈不神傷!然宏願已發,諸神可鑒,危難關頭天尊正適度濟人間,艱苦之際全觀團結金誠立現,三年五年,有我一山教眾勵勤克儉,有我大德善士慈悲施援,相信天尊殿成為期不遠。
機緣巧合,恰逢臺灣同道赴川賑災慰問,每至一處皆噓寒問暖、身先赴險。全觀教眾倍受鼓舞,深感同胞之情義,骨肉之不離,無以為報,唯願寶島風調雨順,神佑同胞。借斯文誠邀臺灣各界朋友到成都、來新津老君山觀光做客,度假休閒,體道修行,我必舉山誠摯以迎。
戊子年秋 成都老君山道觀玄裔弟子 敬書
碧洞道教文化資訊網 專題報導/1